发现郁结、扫除阴霾 心理教师筑牢校内“心防”
发布时间:2024-09-23 19:00:53

  编者按: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在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8月30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规定,学校应当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建设、管理心理辅导室,设置学生心理信箱;除学校假期外,心理辅导室每天课外开放时间不少于两小时。通过多项举措全方位设置校园心理防线。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有着什么特征?一线心理教师都做了哪些工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存在哪些难点?一起来看中小学心理教师们如何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入学适应性问题和注意力不集中等;而中高年级学生则更容易受到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行为和网络使用问题的困扰。”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附属流花小学的专职心理老师曾慧敏表示,近年来课后主动来找她咨询的学生人数日益增加。

  曾慧敏介绍,自己会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和“课后个别辅导与咨询”两种方式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在个别辅导与咨询中,除了有班主任推荐来访、自己主动约谈的学生外,还有不少学生主动前来接受辅导。

  与小学阶段不同,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得更为广泛且具体。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理教师陈建成、林佩珠经过整理发现,中学生面临的常见心理问题包括情绪困扰、人际关系、学业压力、自我认同、亲子关系、厌学等问题。他们认为,当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复杂、低龄、多发的现象,需要投入更大的心理教育力量进行支持。

  《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家庭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不和睦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更高。

  在曾慧敏接受过的学生咨询中,学生小华(化名)的经历让她印象深刻:小华的家长宠爱弟弟,不仅忽视对小华的陪伴,还要求她凡事都要让着弟弟。在长期的负面情绪累积下,小华与家人的关系越来越差,还出现了划手自伤的情况。经过曾慧敏对小华本人及家长的分别辅导,双方才逐渐打开心结,学会友善相处。这一案例让曾慧敏更为关注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有着近二十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的越秀区育才学校教师孙静同样认为,亲子冲突、家庭因素是导致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根源。“有些家长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有问题,甚至也不愿意承认孩子的心理健康出了问题。”

  “我曾经遇到过有的家长要将自己作为成年人的‘学识’强加给六七岁、学习思路还不完备的孩子,却没有教导孩子如何生活自理、待人接物的‘常识’。”孙静指出,家长在孩子本应休息时却“卷”着孩子学习,老师在本应教学时却要分出精力照顾学生,这种教育分工中的角色“错位”,最终会导致家长与老师在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事倍功半,这也将间接地对孩子的情绪造成影响。

  广州协和学校的三位心理教师冯建平、黄盈、卢璐在多次心理辅导中总结出了家庭亲子冲突的常见原因:“社会层面的压力导致家长增加了焦虑,又将焦虑情绪转化给自己的孩子;双方因为观念不同而发生冲突;不良家庭结构和家庭教育方式……这些因素都会加剧亲子之间的关系紧张。”

  在心理教师的辅导工作中,出现了不少家长不理解、不配合心理教师工作的现象,这将使心理辅导的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华师大附中开展了多场面向家长的心理教育科普。“我们希望能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和挑战,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同时帮助家长识别自己身上可能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潜在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陈建成、林佩珠说。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复杂、隐蔽性更强。作为青少年受到心理问题困扰时的“第一道防线”,校园内的心理疏导工作至关重要——准确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有效评估成为不少心理教师在工作中面对的首要挑战。

  在一线心理教师看来,校园心理疏导工作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安全、支持表达自我的空间。同时,心理老师扎根校园,在平日里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促使学生敢于主动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也让心理老师对学生的真实心理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和解决心理危机问题。

  “我们会通过定期的筛查或班主任的推介,将有心理辅导需求的学生邀请到辅导室进行情绪疏导,在这个过程中会同步告知家长,如果学生的问题已超出普通的心理辅导范围,我们就会向医院进行转介诊断。”孙静介绍的,正是当前许多学校都已设立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确保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异常,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据广州协和学校心理教师介绍,协和学校以学生发展中心为平台,为学生准备了个体心理辅导室、情绪调节室、音乐放松室、沙盘阅览室等功能室。校内学生在察觉到自身出现心理问题时,可通过线上或线下形式预约个体心理辅导,或在各个功能室实现“自助心理调节”。

  《条例》指出,中小学校主管部门应当完善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制度,所有教师都应当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全面提升应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这意味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将获得更多关注与支撑。

  “我们能感受到心理老师在学校中越来越受重视了,但是心理学科地位提高还是需要一个过程。专职心理教师的工作成果没有其他学科老师的教学成果那么‘显眼’,所以学校在要加大对心理教师队伍的投入时也会比较犹豫。”一名校园专职心理教师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专职心理教师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已成为各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所在。“目前专职心理教师和学生的师生配比是1000:1,在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许多心理老师都是在高负荷工作。”陈建成、林佩珠认为,学校可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加强对相关德育战线老师的培训、加强与专业心理机构及社区的合作等方式,将心理健康的教育关口“前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帮助专职心理教师降低工作难度。

  曾慧敏是流花小学唯一一名专职心理教师,她除了负责全校一至六年级的心理课教学、个别辅导与咨询外,还兼任着学校随班就读和副班主任工作。对曾慧敏来说,在饱和的课时量外还需要满足越来越多学生的个别辅导与咨询需求,已经让她有些“分身乏术”。

  孙静表示,由于校内专职心理教师的工作量过大,学校也会定期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驻校为同学们开展辅导。同时,组织各科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一线教师的心理危机发现与处理能力,以弥补专职心理教师数量的不足。

  在心理教师愈发忙碌的背景下,广州协和学校也对教职工的心理健康予以重视,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应对压力和情绪调适的方法,提升老师们的心理健康意识。“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路人,qy千亿体育官方网站其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有教师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才能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学子。”协和学校心理教师表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本文由:qy-千亿(球友会)官方网站提供